《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学习辅导百问(41-50)
发布时间: 2022-04-22 18:35 浏览量: 2450

41如何理解新时期党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

《决议》指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党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排除各种干扰,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

第一,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就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强调:“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个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实践表明,经济建设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第二,坚定应对政治风险,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前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由于国际上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的支持和煽动,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导致1989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党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反对动乱,捍卫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了人民根本利益。这场政治风波,促使党更加冷静地思考过去、现实和未来。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包括发展战略的“三部曲”没有错;党的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没有错。我们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

第三,妥善应对经济风险和自然灾害,彰显了党抵御风险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党中央果断采取扩大国内需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重大举措,我国得以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势头,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定海神针”的关键作用。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到2008年演化成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审时度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实施包括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10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一揽子计划,在世界上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遇到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不少,包括1991年华东大水,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严重洪涝,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军民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先后战胜了这些自然灾害。

 

42、如何理解我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决议》指出:“经过艰巨工作和斗争,我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第一,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强占了香港岛、九龙并强租新界地区。16世纪以后,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在内的澳门被葡萄牙逐步强行占领。香港、澳门虽然被长期同祖国割离开来,但祖国人民与港澳同胞血肉相连的民族之情始终没有割断,祖国人民与港澳同胞同甘苦共命运的民族之义始终没有割断。中国人民从来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从来没有忘记香港、澳门被侵占的这一国耻,也从来没有停止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争取自身解放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历史重任,并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科学构想,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新途径,为我们通过外交谈判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和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指明了正确方向。

第二,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198112月,党中央作出199771日收回香港的决定。1982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访华时提出,香港的繁荣有赖于英国的统治,如果现在对英国的管理实行或宣布重大改变,将对香港产生灾难性影响,表示不能单方面废除有关香港的3个条约。对此,邓小平同志斩钉截铁地表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的。邓小平同志讲:“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会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中方通过这次谈判,掌握了收回香港的主动权,解决香港问题的基调就这样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定了下来。此后两年,经过艰难谈判,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12月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把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奠定了依法治港的法律基石。香港回归进程启动后,澳门回归问题也被提上日程。1987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3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71日和19991220日,中国政府相继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标志着外国占领中国领土历史的终结,洗刷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被外国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港澳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澳门从此走上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同时,香港、澳门以和平方式顺利回归祖国,既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和平解决国家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范例。

第三,有效治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成功回答党治国理政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香港、澳门自回归之日起,作为直辖于中央政府的特别行政区,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中央政府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按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香港、澳门实行全方位治理,确立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党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适应“一国两制”制度框架和港澳地区实际情况的领导方法和治理模式,指导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不断提高管治能力和水平。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下,回归后的香港、澳门保持了长期繁荣稳定。“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向世人昭示,中国共产党不仅有能力把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地建设好,而且有能力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港澳建设好。

 

43、如何理解两岸双方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决议》指出,“党把握解决台湾问题大局,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推动两岸双方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第一,“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分隔对立,存在着政治分歧,但双方均长期坚持一个基本立场,那就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没有分割。“九二共识”的核心,就是确立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共同认知,由此明确了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应当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进行平等协商。确立这一核心,使两岸可以暂时搁置难以解决的分歧,构建彼此最基本的互信,进而打开交往与对话的大门。“九二共识”达成以后的实践表明,坚持“九二共识”,认同一个中国,两岸就可以展开平等协商,取得丰硕成果,造福两岸同胞;否定“九二共识”,不认同一个中国,两岸协商就难以进行,台海和平就会受到严重冲击,已有的协商成果也可能付之东流。无论台湾政治情势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党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交往的基础和条件。

第二,“九二共识”的精髓是求同存异。“九二共识”之所以能够达成,关键在于双方做到了求坚持一个中国之同,存双方政治分歧之异。求同存异体现了彼此包容、灵活务实、相互尊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平等协商中,需要考虑对方的关切,照顾彼此的需求,允许各自保留意见。只要双方都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努力寻求认知的共同点,妥善处理好分歧点,就可以找到彼此都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这是“九二共识”的精髓所在,也是两岸协商的一条基本经验。“九二共识”的达成以及两岸协商的实践表明,在两岸固有矛盾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处理复杂问题不可能一步到位。而务实搁置争议,善于求同存异,进而积极聚同化异,就能在不断增进共识的过程中,逐步缩小和化解分歧,实现互利双赢的局面。

第三,“九二共识”的意义在于构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的达成,直接促成了19934月汪辜会谈的成功举行,并推动后续协商取得进展,为两岸建立制度化协商与联系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6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正是在相互致函重新确认“九二共识”之后,才得以恢复中断近10年的协商,进而相继签署多项协议和达成多项共识,解决了诸多事关两岸同胞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提升了两岸交往合作的制度化水平。“九二共识”已经发展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人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明确宣示双方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奠定了两党交往的政治基础。20085月之后,两岸双方再度确认坚持“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之所以实现历史性转折和取得重大进展的首要关键。两岸同胞从两岸关系曲折发展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九二共识”的实质内涵和重要意义,从共同享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中越来越直接地感受到“九二共识”同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44如何理解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

《决议》指出,“党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

第一,准确把握争取和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个对外工作的首要任务,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展开,争取一个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越来越成为全党共识。基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开始对我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实行两个重大转变。第一个重大转变是改变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观点,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对外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个转变有利于使我国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个重大转变是改变过去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党的十二大郑重申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发展同各国的关系。这个转变使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特点更加鲜明。随着外交政策的调整,我国外交得到全方位发展,一个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初步形成。

第二,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关系新格局。一是调整同主要大国的关系。19791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20世纪80年代末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冷战结束后,我国提出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分别同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日本及欧盟等建立了发展面向21世纪双边关系的基本框架。进入21世纪,我国同主要大国关系总体上保持稳定和发展。二是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提出并贯彻稳定周边的战略思想,积极发展同邻国的关系,维护周边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倡导并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倡导和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使世界上近1/3的人口得到实惠。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妥善处理领海争端,保持了南海形势的基本稳定。三是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始终把发展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立足点,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在国际事务中密切磋商和配合,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四是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高举和平与发展旗帜,积极参与多边外交和首脑外交,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对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

第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始终把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放在首位,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损害我国核心重大利益,坚决挫败美西方反华势力的孤立围堵、遏制打压等图谋,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了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针对美国政府允许台湾当局领导人访美制造“两个中国”的活动,针对美国以“人权”、“民主”等为幌子对我国施压,针锋相对进行坚决斗争,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多次挫败西方反华提案,有力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45如何理解开创和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决议》指出,“党始终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一,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初期,为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总结历史上党内政治生活的经验教训,对于恢复和健全党内民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肃党的纪律、促进党的团结,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8310月至19875月,全党分期分批开展了全面整党,着力解决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问题。这一时期,党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选拔中青年干部,促进了干部队伍新老交替。

第二,明确党的建设总目标与两大历史性课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下大力气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开展反腐倡廉建设。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科学分析自身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途径,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根据世纪之交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提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努力使党更加坚强有力、更加朝气蓬勃,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胜利前进。为了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加强作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199811月至2000年底,全党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分期分批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一次创造性探索性的实践。从2000年冬、2001年春开始,在全国农村开展为期两年左右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努力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2005年至2010年,全党先后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20104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并以此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后,党不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46如何理解新时期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决议》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一,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改革开放之初,“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50美元左右。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党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思想。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阐述了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1000美元的小康水平目标。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经过亿万人民共同奋斗,到1990年底,“七五”计划所规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绝大部分完成或超额完成,提前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七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8.0%,国民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0%。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3.2%,超过7.5%的计划指标。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

第二,基本结束商品短缺状况,人民生活实现总体小康。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党的十五大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提出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2000年,“九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九五”期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在1997年提前3年完成。2000年国家财政收入达1339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6.5%。国家外汇储备2000年底达到1656亿美元,比1995年底增加920亿美元。到2000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在经济持续增长基础上,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995年的1578元、4283元增加至2000年的2282元、6256元。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九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奔向全面小康的更高要求。21世纪初,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距离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在21世纪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调整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2009年,我国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新标准提高到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扶贫对象覆盖4007万人。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2010年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升至世界第2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8.9%,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4930美元,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朝着新的更高要求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

 

47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决议》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第一,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功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第二,党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通过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第三,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这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4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

《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中央着眼实现这一目标,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进展。20217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向党内外、国内外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第二,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2017年,党的十九大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提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现在,全党全国人民在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49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100年来,我们党既始终不渝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以贯之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崭新境界。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为《决议》概括的“十个明确”。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展现的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它深刻揭示和自觉遵循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深刻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结着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精神感召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为这一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在治国理政实践中进行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理论创造,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50如何理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决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理想追求。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礼记·礼运》描绘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状态,都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共同富裕的期盼和憧憬。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同富裕作出顶层设计、全面擘画。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到更加重要位置,采取更加有力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促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我们党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上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更加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采取扎扎实实的政策措施。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注重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引导先富带后富、帮后富,保护合法致富。要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着力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快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格局。要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坚持循序渐进,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