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学习辅导百问(61-70)
发布时间: 2022-05-14 10:28 浏览量: 1377
61、如何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

《决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

第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我国改革实现了高度上的历史性跃升。这次全会着眼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着眼于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总体角度,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把对改革重要作用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全会坚持从大局出发,将全面深化改革定位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合理布局了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了完整的战略设计。随着全会精神的深入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升到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新高度,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

第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我国改革实现了广度上的历史性拓展。这次全会对新时代改革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开启了新时期以来最为广泛的社会革命。全会研究部署的不是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所有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形成了全方位布局、系统化推进改革的新格局。在全会精神的引领下,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明显增强,改革的整体效能、耦合效应、共振效果日益显现。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我国根本制度日益牢固,基本制度不断完善,重要制度创新取得丰硕成果,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第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使我国改革实现了深度上的历史性突破。这次全会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比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开创性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性认识,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全会提出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推进改革,在抓根治本上狠下功夫,增强改革的彻底性和实效性。在这次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伟大进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理论的深化引领改革的深化,围绕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推进新时代改革的理论成果,指导改革在破除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梗阻上发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把改革理论和实践推向新的深度。比如,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有效增强了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和改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长期性制度保障;改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制机制,有效释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聚焦社会建设领域短板弱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领导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了人民军队的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加快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动力越来越强劲。

6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过去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我国经济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第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把中国发展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得到沿线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热烈响应。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促成沿线各国合作,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努力实现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着力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把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拓展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党和政府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积极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互动,双向投资日趋平衡、齐头并进,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采取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方式,试点降低或取消外资股权比例限制、部分或全部放宽经营资质和经营范围限制,在吸引外资、对外投资、进出口贸易等领域采取便利举措,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坚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截至2020年底,中国连续12年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完善涉外经贸法律和规则体系,营造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稳步推进对外贸易由大转强。坚持以全面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使我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第三,主动参与、推动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改变了国际多边金融领域发展中国家缺少发言权的状况。力推多哈谈判,加快自贸区谈判,推进人民币“入篮”等,逐步打破全球经济治理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向世界释放中国致力于高水平开放、与更多经贸伙伴实现互利共赢的强烈信号,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加强与联合国交流合作,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平台积极发声,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探索求同存异、包容共生的国际合作新途径,为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6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
第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大发挥职能作用,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强化人大立法、监督等职能,赋予地方人大更多立法权限。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增加了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和农民工代表人数,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优化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设置,组建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
第二,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系统谋划协商民主发展路径,对开展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作出全面安排。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部署和推进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比如,完善民主党派中央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等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形成以双周协商座谈会等为代表的系列制度创新成果;等等。
第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民法典明确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资格。截至2019年底,30个省(区、市)制定或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办法,29个省(区、市)制定或修订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有序推进民主选举,28个省(区、市)实现了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统一届期,参选率达到90%以上。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全国98%的村制定了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不断拓展基层协商民主渠道,各地普遍以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为主要载体开展议事协商决策。稳步推进民主监督,农村实现村务监督委员会全覆盖,城市社区居务监督形式更为丰富,普遍实现村(居)务公开。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办事公开制度。
第四,全面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统筹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从中央到地方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建立,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第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出台专门意见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支持民主党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加强海外统战和侨务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4、如何理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决议》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纳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进行总结,从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作出部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本质上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斗争和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独创性地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彼此贯通起来,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作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上的广泛性和持续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的,贯穿从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到监督的整个过程;是全方位的,保证人民在政治生活各方面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全覆盖的,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内容。这就切实有效防止了资本主义民主只有在投票时被唤醒、投票后就进入休眠期的“一次性消费行为”般的民主游戏,切实有效防止了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切实有效防止了互相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这集中体现在我们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有效保证了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实现了真实具体的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制度,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根本保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发展基层直接民主;等等。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正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巩固和发展了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激发和凝聚了人民群众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了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6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进一步发挥,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顶层设计、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独创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路线图、时间表。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完善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制度,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通过宪法修正案,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制定民法典、外商投资法、国家安全法、监察法等法律,修改立法法、国防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健全立法体制机制,赋予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深入实施备案审查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立法覆盖面,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扎实推进。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制定落实两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放管服”改革成果丰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
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全面完成人员分类管理改革,逐步确立法官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稳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收容教育制度。强化执法司法监督制约,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依法纠正冤错案件,严厉惩治执法司法腐败,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强化法治社会建设。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坚持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全面建成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热线平台。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通过法定渠道解决矛盾纠纷比率大幅提升。
发挥法治服务保障大局作用。服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制定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严厉打击妨碍疫情防控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国家机构改革、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顺利实施,通过一系列授权改革决定,修改、废止一批法律法规。助力打赢三大攻坚战,制定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危害金融安全、破坏生态环境、挪用扶贫资金等违法犯罪行为。
强化法治中国建设战略支撑。压实党委政治责任;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督全覆盖;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努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66、如何理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决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一,公平正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来说明司法不公的危害性:“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其中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充分说明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依法依规行使可以造福人民,违法违规行使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不论是法律制度的建立,还是执法决定的实施,或者是司法案件的审判结果,一旦出现失误,甚至是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则必然损害到法治尊严、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把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领域全过程。
第二,公平正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公平正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以后,党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违法不究等问题严重存在,司法腐败时有发生,一些执法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甚至充当犯罪分子的保护伞,严重损害法治权威,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行一系列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改革举措,比如,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建立并全面实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等。同时,依法纠正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念斌案等一批司法不公的典型案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惩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甚至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使正义得以伸张,受到人民群众广泛赞誉和热烈拥护。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切实回应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深层次问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第三,不断健全公平正义法治保障体制机制。《决议》指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应当不断健全相关的法治保障体制机制。一是不断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国家机构依法履职能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二是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人民权益的法治保障。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加强全民普法宣传教育,全面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三是深化以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的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制约,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依法纠正冤错案件,严厉惩治执法司法腐败,确保执法司法公正廉洁高效权威。
67、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决议》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第一,文化自信是最基本的力量。虽然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却有极强的渗透力。它既塑造着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方向、道路选择、制度设计,滋养着民族生命力、激发着民族创造力、熔铸着民族凝聚力。文化这种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特质,决定了文化自信辐射面广、作用面广、动员面广。没有一个人的生活能脱离特定文化的熏染和陶冶,也没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受到自身文化传承的浸润和滋养。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第二,文化自信是最深沉的力量。“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植根于民族生息繁衍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之中,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是一个不断积累沉淀、世代传承发展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文化成为一个民族的基因,塑造着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涵育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它的影响既潜移默化又深沉厚重。绵延不绝、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也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共同铸就了新时代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第三,文化自信是最持久的力量。文化无形,却有强大的韧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古往今来,自然灾害、战乱等可以迅速摧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物质财富,唯有文化薪火相传,而且越是在危难关头,文化越能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文化自信一旦树立起来,就融入社会成员的血液和灵魂,渗透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之中,生生不息、代代传承。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使中华民族饱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14亿多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再次彰显了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
68、如何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决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第一,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印发《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党动手抓意识形态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有效扭转了党的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一度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
第二,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加强理论武装,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活动,在全社会唱响了主旋律、弘扬了正能量,有效扭转了主流思想主导地位遭受侵蚀的状况。
第三,敢抓敢管、敢于斗争,坚决向歪理邪说、歪风邪气说“不”,坚决遏制一度出现的“围攻”正面声音的现象,持续加强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辨析引导,形成敢于亮剑是尽责、“爱惜羽毛”是失职的健康环境,有效扭转了被动应付、反击不力的状况。
第四,坚决贯彻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守住守好各类阵地,特别是在管网治网上出重拳、亮利剑,加快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对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监管,加大对各种有害信息和网络谣言的整治,有效扭转了网上乱象丛生的状况。
69、如何认识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意义?
《决议》指出,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新时代一项重大历史性成就进行总结,凸显了此项工作的重大历史意义。
第一,坚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认识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历史意义。实现全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是以人民立场为根本政治立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00年来党的全部奋斗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从党长期执政和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从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高度,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使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收官。这项宏大的惠民工程的成功,使我们党深得民心,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成为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坚持以更长的历史尺度认识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历史意义。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政局动荡、战乱不已、民不聊生,贫困的梦魇更为严重地困扰着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成为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有1000多万人脱贫,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脱贫人口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曾经被病魔困扰的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让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中华大地每一个角落,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实现了无数人的梦想,成就了无数人的幸福,使脱贫群众精神面貌发生了从内而外的深刻改变,鼓起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第三,坚持以更宽的世界眼光认识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历史意义。贫困是人类社会久攻不下的顽疾,摆脱贫困一直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纵览古今、环顾全球,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做到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贫困人口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我国还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履行减贫国际责任,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成为世界减贫事业的有力推动者。
7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推出了哪些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把落实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任务,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注重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中切实分好“蛋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特别是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有了基本保障。
在就业方面。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进城农民工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在教育方面。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社会保障方面。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稳定器,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国有10.2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
在医疗卫生方面。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及时推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遍及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时,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展气壮山河的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取得了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在住房保障方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以及保障房建设投入力度,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